今日天气: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精准扶贫

十堰市司法局关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双龙堰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日期: 2016-06-24 16:32:58   局扶贫办    来源:局扶贫办

  

十堰市司法局自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双龙堰贫困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实施精准扶贫、如何保障措施。为此,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双龙堰村位于六里坪镇西北部,总户数405户,1388人,全村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3000亩,耕地面积868亩,其中水田447亩,旱地421亩。现有贫困人口261户896人。本村基本没有抗灾抗风险能力,农户现金储备极少,生产资料缺乏,群众生活困难,集体经济空白。
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及外出打工收入,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未能形成产业优势而带来经济效益,依然以种粮为主的产业格局。双龙堰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二、贫困状况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落后。辖4个村民小组,分布不集中,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贫困,靠农田为生,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生活条件差;

二是贫困人群中有部分无脱贫能力,脱贫形势严峻。部分聋哑人残疾人等,他们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关怀生存;

三是发展相对滞后。双龙堰村地处边远,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总量不小,发展不足,财力投入扶贫开发非常有限,依靠财政救济可谓杯水车薪,需要上级部门的扶持;

四是社会民生事业落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人祸、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对双龙堰村贫困状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二是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较突出;
    四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
    五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四、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一是加大双龙堰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通组、串户路硬化、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是加大对贫困户扶贫到户帮扶力度。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加大扶持,帮助解决饮水、吃穿等衣食住行等问题,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

三是增加扶贫项目支持双龙堰村实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给予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

四是加大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加大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技能培训,增加其收入。

五、扶贫目标任务

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帮扶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双龙堰村,基本达到稳定脱贫标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帮扶该村261个贫困户和896名贫困人口,实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超过该村平均水平,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六、扶贫措施

紧密结合司法行政职能,把强化措施、促农增收与注重协调、搞好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在帮扶工作中促农增收、配合协调与注重发挥机关职能的关系,重点组织开展好“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帮扶行动,帮助实施好“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行动,根据十堰市、丹江口市的统一安排开展好生态扶贫搬迁行动和开展金融支持扶贫行动。

(一)协助镇、村做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
    对双龙堰村贫困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摸底,作好“一表两卡”(贫困户基本情况登记表、贫困农户增收明白卡、干部帮联贫困户记录卡)建档立卡工作。帮助村“两委”准确识别贫困户,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实现动态管理。

(二)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
    对双龙堰村人口、环境、村组分布、产业结构、农民收入、医疗、教育、住房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熟悉村情,了解村情,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在广泛征求意见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协助村“两委”制定好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提出因村而异、因贫施策的扶贫工作思路和方式。

(三)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帮扶行动
    开展以驻村帮扶为主体的“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帮扶行动,即: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人),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建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

1.确定帮扶对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帮扶对象为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双龙堰村,实行每名干部包1户。

2.明确帮扶任务。紧紧围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目标,积极开展帮扶行动,具体帮扶任务是:

(1)部门包村任务:一是组织县级领导干部包到贫困户,一般干部职工包到人。二是协助抓好双龙堰村“两委”班子建设,指导基层组织加强党建工作,提高班子能力,帮助兴建各类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三是引导市场主体进村发展,带动贫困村产业开发,组织能人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四是科学制定双龙堰村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五是培育主导产业。引进企业帮助扶贫村发展蔬菜、药材等种植业和猪牛羊等养殖业,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确定将启动实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七是组织开展 “生态家园”建设、新农村建设,解决全村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2)党员干部职工包户(人)任务:一是定脱贫计划。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二是选脱贫路径。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与贫困户商定脱贫路径。三是选发展项目。对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帮助选好发展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四是送惠农政策。把各项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五是送致富信息。为贫困对象送市场、供求、务工等致富信息,扩大贫困户致富视野。六是送技能技术。联系对接科技特派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劳动技能、致富本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七是增致富信心。帮助贫困对象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将分期分批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到村与贫困户对接,结好穷亲,了解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好帮扶措施,确保脱贫致富。

(3)引导驻村企业大力支持。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该村发展后劲。二是加强就业培训,组织劳务输出。三是参与民生工程,帮助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开展扶贫济困主题活动。五是帮建新兴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兴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规模经营,集约发展。

(4)加强科技特派员联村帮扶力度。力争推广一批技术成果、培训一批乡土科技人才、领办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创办一批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为每个贫困户培训一个科技致富明白人,为联系的贫困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企业等。

(四)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行动

借助“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行动,帮助贫困群众转变就业观念,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免费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加大培训转移就业力度,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能力素质,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五)开展生态扶贫搬迁行动

坚持“政府引导、县为主体、群众自愿、先急后缓、统一规划、产居结合、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全市2015—2020年生态扶贫搬迁规划,科学合理制定计划,创新搬迁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推进贫困户改善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确保贫困户、危房户住房保障目标。

(六)开展生活救助行动
  

主动与相关单位联系沟通,尽可能的把家庭人均生活标准低于当年最低生活标准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作到应保尽保。

(七)开展医疗、教育援助行动
  

帮助帮扶对象参加新农合、农村医保、大病参保,特别是对患大病、重病、长期慢性病以及重残家庭,加大医疗援助力度。同时通过单位帮扶补贴、党员干部资助、协调学校减免费用等措施,帮助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确保其平等受教育。

(八)开展金融支持扶贫行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协调联系市、县两级金融机构,争取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的难题。
  

七、扶贫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1)道路建设:硬化通村路6100米、入户路3125米,。新修机耕路4000亩。(2)水塘清淤7口。新修清水渠4700米。(3)河道治理:河道清淤2500米,河堤加固4500米。

(二)扶持村集体经济,奠定发展基础

2.种植业:发展油茶基地780亩。

3.养殖业扶持农户发展家禽家畜养殖17家。
  

4.产业结构调整:(1)新建日光温棚100亩;(2)大户口带小户口,发展种植500亩,发展养殖30户;(3)发展苗木花卉繁育基地260亩;(4)发展农家乐3家。

(三)加强环境整治,改善居住环境
  

5.危房改造168户。
    6.房屋穿衣戴帽328户,粉刷外墙9.84万平方米。
    7.一建三改328户。
    8.垃圾处理:新建垃圾池4个、垃圾填埋场一处,新建排污渠1000米。
    9.美化亮化:建花池50个,植树1800株。其中2015年建花池50个,植树180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67盏。
    10.安全饮用水:解决328户农村安全饮用水。
    11.争取易地搬迁、生态移民指标,完成5个农民建房集中安置点场地平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四)加强公益事业建设、改善为民服务条件
    12.改造村便民服务中心;新建村民健身广场、购置健身器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五)多途径帮扶贫困户脱贫
  

按照“包村包户包人”的要求,密切联系贫困农户,找准致贫原因,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落实“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活动。
    13.智力扶贫。掌握贫困家庭适龄入学子女和在校生就学情况。确保被帮扶家庭适龄子女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不因贫困原因而辍学。同时关注高中生和在读高等学校学生的状况,确保考上高中和高等学校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14.技术培训。对于青壮年劳动力,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技能培训,并督促落实培训费用补助政策。加强种养殖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贫困户的种养水平,提高生产能力,促进增产创收。
    15.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产业。根据对全村贫困户调查了解到的人口、劳力、资金、技术、发展意愿等情况,计划利用各种形式的扶贫贴息贷款,争取首批启动培植有一定基础的养殖专业户,通过能人大户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培植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以后逐年积累资本,滚动发展,实现年均出栏数稳定在1/3,逐步实现脱贫致富。
    16.开展不定期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针对部分生活条件差、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适时进行不定期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物资救助。

(六)加强社会管理工作
    17.村内环境综合整治。帮助村“两委”在巩固现有“三万”活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争取交通、能源、畜牧、住建等相关部门政策性支持,完善管理机制,实现村内环境卫生整洁,运行机制顺畅。

八、保障措施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双龙堰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二项保障措施:
  

第一,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娃娃笑专业合作社和群峰养殖产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彻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企业流转,农民通过培训到企业打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企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审核:杨先国

主办单位:十堰市司法局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北路47号 网站地图

电话:0719-8665247 传真:0719-8663510 电子邮箱:sysfxzw@163.com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鄂ICP备06007886号-5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1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3000048